刘慧龙少波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这充分体现了复工复产中消费回补在扩大内需中的基础性作用,更是突显了中央对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和消费升级的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传统消费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也催生了新型消费并蕴含着消费升级趋势。因此,在复工复产中,多措并举、因势利导地壮大新型消费并加快消费升级,对于长期提升居民消费质量以及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新冠肺炎防控中催生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传统线下消费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人们之前的消费活动在短期被明显抑制,全国各地的线下住宿、餐饮、院线、商场、旅游、线下培训、线下娱乐等传统消费业态受到较为沉重的打击,某些行业出现了所谓“消费冬眠”的现象。以院线行业为例,疫情影响导致全国各地影院停业,今年大年初一全国所有票房收益只有181万元,相比于去年的14.58亿元仅为千分之一,可谓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但在疫情防控中亦催生孕育出了新型消费。在疫情防控中,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传统消费下滑,并对经济下行形成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在科技赋能的作用下,消费模式从“线下”转往“线上”,符合隔离要求、无接触的“宅消费”在疫情中崛起,带来线上服务消费、线上新零售和线上娱乐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激增。一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诊断医疗、线上教育消费、线上办公消费、付费知识培训等新型消费业态、消费模式的业务量增长迅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二是“云逛街”、“云购物”、“主播带货”、“无接触”销售和线上派单等线上零售新消费模式、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三是线上付费游戏、付费电影、付费视频、付费健身、云旅游等线上娱乐消费业态也受到热捧,并明显超过去年同期的消费量。可见,疫情防控下,以线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替补了线上传统消费,并获得了新机遇和新的增长点。
疫情促使人们反思消费习惯、转变消费理念,并加速消费转型升级。新冠病毒威胁人的生命健康、人类的基本生存,因此将深刻改变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认识,以提高免疫力为宗旨的健康生活所要求的科学理性消费、绿色健康消费习惯和理念成为必然趋势。一是疫情促使人们从异化的消费习惯回归理性的消费习惯。疫情的危害把人们从以食用野生动物的“高档炫耀”、“地位显示”、“猎奇时尚”的异化消费习惯重新拉回到健康卫生的正常的消费习惯。二是疫情改变人们对生命健康以及消费理念认识,未来人们会更多地增加在绿色环保、医疗服务、健康保险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从而带来消费的转型升级。三是疫情促使人们加速人们对配送服务、知识付费、在线教育等服务业的认可程度,并增加此类服务的消费比例,客观上将促进消费转型升级。而且,在消费者对新型消费体验认可后,其消费行为将发生重要转变,更加粘性习惯地依赖于新型消费,从而有利于新型消费规模的壮大和消费优化升级。疫情过后,“线上+”、“服务+”等新型消费将加速消费升级从“量”到“质”转变。
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
在疫情过后的复工复产中,应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培育壮大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
其一,引导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公共媒体和公益广告应加大健康、科学、理性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相关部门加大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等违反犯罪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从而加快引导消费理念从偏好野味的异化消费转向崇尚健康的正常消费,实现全民在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上的“消费升级”。
其二,加强新型消费和供应链的科技赋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继续大力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应用,为新型消费提供来自供给侧的高新科技支持。激励和推进5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在消费业态、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创新与培育中的应用和融合,迅速提高科技服务新型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促使服务消费化和消费服务化,提升消费体验并加快消费转型升级。同时,利用高科技整合与完善新型消费供应链,提升新型消费品质和供应能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升级需求。
其三,加快有序放开新型消费领域的准入条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放开医疗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更多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入到服务消费领域,在缓解服务消费长期供需失衡的同时,加快新型服务消费的优化升级速度。在复工复产中,可以出台财税金融相关的照顾性政策,对长期制约人们生活的新型服务消费行业给予重点支持,培育其快速发展与壮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四,塑造良好消费环境为新型消费和消费升级保驾护航。一方面,及时修订和完善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降低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法律性质及其法律关系上的分歧,更加适应于解释和调解新型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纠纷,在法律上为新型消费保驾护航。二要加强线上服务等新型消费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线上销售侵权假冒的消费服务、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保证新型消费的安全和质量,塑造良好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于和放心新型消费,助推消费升级。
总之,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对传统消费造成不利影响,但是我国消费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危机也为新型消费和消费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在复工复产中,需要在引导消费理念、科技赋能新型消费、放开市场准入条件以及塑造消费环境等措施方面综合发力,进一步壮大培育新冠肺炎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从而更好地驱动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品牌领导力研究中心)